
城郊旅游房地产发展的模式探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规模不断壮大;伴随私家车的普及,据统计北京已达到8个人一辆车的水平,上海12个人一辆车,深圳、广州约10个人一辆车,这使自驾游的兴起,也使城市房地产发展逐渐郊区化、边缘化,地域概念淡化。在这个背景下,休闲与居住日益密切,度假地产与常住地产的逐渐交融,这对城郊房地产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对房地产项目的交通、综合环境、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如何扬长避短开发城郊旅游房地产呢?在这里,我们将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我们做了一些关于旅游房地产开发的项目,其中城郊旅游房地产项目占很大比重,这些项目大都依托大都市,基本相同的市场环境和开发背景,但由于开发商理念的不同,开发步骤不同,产生了不同的开发模式,对市场形成了不同的影响,取得了不同的收益。
我们认为城郊区域虽然基础设施相对欠缺,离市区较远,难以与市区同等项目竞争,但城郊地产项目也有自己的优势,如良好的生态环境,相对私密的生活空间,宽敞的建筑空间,山、水或林等自然景观依托。城郊地产项目与旅游、度假地产相结合,通过旅游项目开发,汇聚人气、形成区域的人流、物流、商流,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提升地产项目的土地价值,这是城郊地产发展的必然趋势。
项目一:昆明城郊旅游房地产项目A——旅游小镇带动房地产
该项目位于城郊一个景区,景区在昆明具有一定知名度,但以水库和湖泊为主体的大众休闲型旅游产品老化,处于更新换代之际,游客人数不多,景区内有一个宾馆和几个度假别墅,但入住率不高,景区经营状况一般。
该区域属于世博园区的延展,已经有几个高档别墅项目,是昆明未来高档地产发展的一个区域,但与其它项目相比,项目A距离市区较远,道路交通状况不好。项目处于乡村之中,配套设施较差,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完善。
如果直接开发房地产,由于距离和交通原因,难以开发中高档楼盘,只能以低价取胜,而初期投资由于需要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商的盈利空间不大。
项目策划中,我们提出由旅游带动地产,通过旅游小镇开发,休闲、度假旅游项目带动区域的人流、物流,完善配套设施,提升土地价值,促成地产增值。
项目二:成都城郊旅游房地产项目B——公园里的景观房地产
该项目是成都城郊著名旅游景区,景区通过5年运作,已经成为区域成熟、知名景区。我们在策划中提出“乾坤大挪移”的手法,把房地产建在公园里,在旁边新的地块重新按照现有景区开发模式复制新景区,将现有景区成熟地块运作房地产,通过这样的挪移,开发商取得了很好收益。。
项目三:南京城郊旅游房地产项目C——房地产楼盘改造景观建筑
该项目开发商拥有在市区开发地产的成功经验,规划用地约5400亩,其中水面约2400亩,直接在城郊地块按照城市楼盘开发,一期约2500套酒店式公寓,350栋独立别墅以及各类配套项目。酒店式公寓为五层退台式设计为主,15万元左右一套一居小户型40平米左右带温泉的湖景房,该地产项目在南京地产市场掀起购买高潮。
但由于楼房密度过高,丘陵山地变成了“房山”,楼房鳞次栉比,自然景观被破坏,沿湖滨的高档别墅无法按预期出售,仅以比公寓高1000元/平米的价格出售。
要提升后期独栋别墅的潜在价值,必须要改造其景观效果,提高土地价值。项目通过开发温泉旅游,建设高档温泉度假区,同时改造现有公寓楼房设计,增加楼间回廊连接,通过花卉、园林等景观,形成花卉园林景观平台,在“房山”构建花团锦簇、绿廊相连的空中花园景观,将密集的“房山”公寓改造成为特色的景观建筑,提升了区域的土地价值。
由以上可以看出三个旅游房地产项目的共性:
1、都属于城郊房地产项目,距离市区中心有40分钟至一小时车程;
2、依托于百万人口的大都市;
3、开发商都是以房地产开发为盈利目标,同时都希望本项目能成为城郊中高档房地产;
4、有小型水库或湖泊及低矮山地丘陵为环境依托,山水相依,植被茂密,生态环境良好;
5、开发商具有一定实力,同时在本地都具有成功开发市区楼盘的经验;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城市人口的剧增,城市规模不断壮大;伴随私家车的普及,据统计北京已达到8个人一辆车的水平,上海12个人一辆车,深圳、广州约10个人一辆车,这使自驾游的兴起,也使城市房地产发展逐渐郊区化、边缘化,地域概念淡化。在这个背景下,休闲与居住日益密切,度假地产与常住地产的逐渐交融,这对城郊房地产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对房地产项目的交通、综合环境、社区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如何扬长避短开发城郊旅游房地产呢?在这里,我们将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与大家一起探讨。
二、城郊旅游房地产开发思路
1、研究市场,项目定位准确。城郊旅游房地产要找准在整个房地产业项目体系中担当的时代性角色,避免同一地区在产业与项目结构上的雷同,努力发挥项目的独特优势,将土地、人口、民俗、文化、环境等因素,围绕功能和客户定位,整合到开发项目中去,培植独特的优势。
2、根据项目具体特点,设计适合本项目发展的模式。城郊旅游房地产的开发一定要开创自身的发展模式,不能照搬照抄,防止项目的雷同化,在人本服务、项目设置、建筑特点、软件配套方面要有自己的特色。
3、复合产业业态设计。复合产业业态,将传统的旅游产业与商业、地产业、会展产业、运动康体产业、教育产业、创意产业、****业、农业、工业等结合,确定不同的角色,在角色定位的前提下,围绕开发项目的角色与目标,努力挖掘自身的优势,利用恰当的商业措施与文化联姻,用市场的方式运作才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
4、注重项目策划和创意,提升项目的品牌含量。项目的规模与功能,布局的尺度与收放,氛围的营造与把握,都应在创意、策划中很好地确定,最终通过新颖朴实的外观、功能完善的内涵、配套齐备的设施、自然谐调的韵味,塑造项目的特色和魅力,提高品牌的含金量。
5、重视景观规划,合理安排布局。规划是建设的龙头,城郊旅游地产项目必须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均衡布点、具备人本关怀,既着眼当前,又立足长远,将旅游房地产的开发效益与风景区生态环境保护、文化生态优化结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统一。
6、商业运作模式设计多样化、特色化。商业运作模式设计是开发城郊旅游地产不可或缺的,运作模式设计时要注重多样化、特色化、时尚化,通过不同的运作模式,来提升城郊旅游房地产的吸引核。